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会战之开始二
不要看着种被动的应对,乃至于应对办法,也不过是之前背下来的几条而已,相当之死板。根本做不道随机应变。但是即便这样,这种及时的反应,就足够挽回夏军正阵势。
虽然蒙古骑兵硬生生敲出一个缺口,但是夏军的阵势并没有一点想要崩溃。只是多了一处与蒙古人短兵相接之处。
双方厮杀正烈,似乎有从这一点,蔓延到全线的地步。
袁宗第站在自己大旗之下,根本没有下达什么命令。他只是静静的等着。
对于今日突然提拔,袁宗第又惊又喜,惊的是他没有想到。他在这么重要的大战之中,担任这样的角色。喜的是,他蛰伏两三年之后,终于有了大展伸手的时候。
要知道,他的资历比高一功还强上不少。但是跟着李自成回来,曲部散尽,比得高一功还有自己的班底。当初李自成进攻北京,袁宗第可是主持南路军,虽然是偏师,但也有数万之多。
对于而今这个机会,他珍惜万分。
不过,他不下令,并非玩忽职守,而是他知道下面各部并不需要自己的调整。袁宗第几乎是在张轩的体系里面重新爬起来的。对夏军,具体的来说是张轩所部,足够的了解。
这些事情,不需要他做出反应。他只需维持大局不动,等到反击的时候。
西线的战事打起来的时候,其他两部也慢慢的接战了。
东面的速度快上一些,不知道多少火铳手,密密麻麻的走过来,最前面还有一些大力士高举着寸余厚木板做成大盾,就好像是一堵墙壁一样。
很多事情是互相影响的,本来清军之中就有火铳手。不过是朝鲜火铳手。但是北伐之战,清军也尝到了夏军火铳的滋味。再加上俘虏大量的夏军降军,还有大量的火铳,数量上在数万杆。
清军还没有大方到将这些武器闲置不用的地步。就以夏军降兵为主组建出火铳手来。
只是似乎东西方的习惯不同。清军在研究火铳之后,就组建了这种大盾兵,有身强力壮的大汉,一人,或者两人手持一面大盾,这大盾外面包有铁皮,看上就好像是铁盾一样。
在五十步的距离上,鸟铳的射击根本打不穿这盾。
大盾在前,火铳手在后,用以与夏军对射。
高一功见状,心中暗道:“这倒是一个问题。”
这种新情况,高一功担心下面的低级军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,立即下令说道:“从后面拔一百支大火箭,给我轰开他们。”
“将军,陛下的意思要反击的时候,才有这个的。”一个人面有难色的说道。
大火箭这东西花费火药相当做,而且容易受潮,火药放置久了,也容易出现问题,造成威力下降。再加上工艺比较简单,故而这些大火箭都是在高一功驻守安庆城之后,才生产出来的。
数量不多。是为了应对清军的火炮。
虽然张轩不知道清军有没有能力让红夷大炮也随军行动。但是他不得不防这一手。这些大火箭就是用来反制红夷大炮的。当然了,这仅仅是张轩的设想,到底能不能成,在战场之上要试一试。
如果清军没有将红夷大炮带上来,那这些大火箭,就是为了反击的时候,先轰击一阵。
从散兵的杀伤力来说,这大火箭要比红夷大炮的炮弹还要厉害一些,毕竟这时代,开花弹的技术虽然有概念的,但是却还不能落于实处,实弹打出去,不过是一道线而已。
高一功想了想,强行按捺说道:“既然如此就让下面所有火炮换实弹,先打一轮。”
张轩带来的火炮都是小炮,如红夷大炮,这种重炮根本就不可能带,一来是红夷大炮的笨重,二来却是这里的地面问题。如果说行动起来,给红夷大炮配了炮车,他行动的速度也不慢了。
只是这种速度一般都只能修缮良好的官道之上。
而战场之上,看似一马平川,但是实际上沟壑重重,更加有更加的田埂,再加上其他沟渠,虽然不深,大部分人都可以一跃而过。但是对炮车来说,却是不可逾越的天险了。
准陷进去无疑。
张轩所带的火炮都是基于一个原则,就是人力可以搬运的。
虎蹲炮,也就是临颍炮,就是最明显的了。一人或者两人就可以搬着走了,除却这些,还有一些小型佛郎机炮。
这些炮的威力虽然小,但想要打穿这大盾却是相当容易的。
毕竟他们临时打造的大盾,用得也不是什么好木料,该因越结实的木料,就越沉重。而这大盾如果太过沉重的话,在战场之上根本用不到。再加上那中结实的木料,岂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。
与船只的船舷相差甚远。
高一功的命令下来,各部如梦初醒,立即远远的开炮。炮声隆隆的,一枚枚炮弹,将大盾上硬生生的穿出一个大洞来,如果这个大洞的位置后面有人,决计是一炮两断的下场。
甚至大盾中间的木茬还泛红,看上却就好像是刚刚熄灭的火炭一般。
甚至有炮弹去势不减,硬生生打在清军人群之中。
这样的反击,让李率泰知道了,想要毫无无伤的逼近夏军不大可能了,于是下令下面加速。故而在大炮的轰击之下,他们不退反进,而且速度也越来越快,大概在五十步左右,清军第一轮射击爆发出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